小学数学知识:典型应用题

小学数学知识:典型应用题

一、平均数问题

1.先求出几个数的和,再根据等分的份数,求出每1份数是多少的问题叫作平均数问题。

2.平均数问题的特点

已知几个不同的数(其中也可以有几个数相同),要在总和不变的情况下,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等的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3、平均数问题的解题关键:确定“总数量”及其对应的“总份数”。

4.基本数量关系式: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平均数x总份数=总数量

二、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是关于行路时所产生的路程、时间、速度的一类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应正确理解题目中的“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如下:

速度x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行程问题依据题目的特点,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一般的行程问题

这类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比较明了,只需依据基本数量关系式就可快速得到答案。

2. 火车过桥问题

解答火车过桥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经过的路程,如下图:

小学数学知识:典型应用题
由上图不难看出,从车头上桥到车尾完全离开桥,火车一共行驶过的路程是“桥长+1个火车长”(已知),那么只要知道火车的速度或行驶的时间,就可求出另外一个未知量。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有:过桥时间=(桥长+车长)+车速。

3. 相遇问题

两个物体由于相向运动而相遇的问题叫相遇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是:

甲的速度x甲用的时间+乙的速度x乙用的时间=相遇路程

当两个运动物体从两地、同时相向运动而相遇时,我们一般用下面的数量关系来解答:

速度和x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4. 追及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同向而行,一快一慢,慢的在前,快的在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快的追上慢的,这就是追及问题。解答追及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或求出追及距离和两个物体在相同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差。基本数量关系式有:

速度差x追及时间=追及距离

追及距离÷追及时间=速度差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问题根据运动时间和运动地点的不同,又可分为:

(1)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追及问题。

(2)同地点不同时间的追及问题。

三、植树问题
在一条线路上按相等距离植树,线路长、树的棵数及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株距)这三者存在特殊的关系。这三个数量中,已知两个数量求出另一个未知量的应用题叫作植树问题。

线路上植树问题有两种情况:

1.在没有封闭的线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植树,那么:
路长=株距x(株数-1)

株距=路长÷(株数-1)

株数=路长÷株距+1

如果两端都不植树,那么在上面这些式子中应把加1改为减1,减1改为加1。如果只一端植树,就不加也不减。

2. 在封闭的线路上植树,株数与路长被树分成的段数相等,所用的基本关系式是:路长=株数x株距。

四、盈亏问题

1.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固定的对象时,如果按其中一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有剩余(或不足),如果按另一种标准分则分配后会不足(或剩余),由此求物品的数量或对象的数量,这类题型称为盈亏问题。

2.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份数=(盈+亏)÷两次分配差
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差

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差

编辑整理:数学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xueke.net/2022/12/810.html

(0)
数学课的头像数学课
上一篇 2022年12月4日 下午2:18
下一篇 2022年12月4日 下午2:59

相关推荐

  • 2 3 5的倍数的特征

    一、2的倍数的特征 如果一个数个位上的数是2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2的倍数。也可以说如果一个数个位上的是0、2、4、6、8、那么这个就是2的倍数。例如4,10,48,124,906…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
  •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十四讲: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 【含义】 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常常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只提出“一项工程”、“一块土地”、“一条水渠”、“一…

    数学知识 2022年12月4日
  • 小学数学知识:图形的运动

    一、平移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决定平移后图形位置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 二、旋…

    数学知识 2022年12月4日
  •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五讲: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  【含义】 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总路程=(甲…

    数学知识 2022年12月4日
  • 小学数学知识:数的运算(四则运算的顺序)

    四则运算分为两级。加、减法叫作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作第二级运算。 运算顺序: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低次计算; 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

    数学知识 2022年12月3日
  • 小学数学知识:图形与位置

    一、方向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辨认东、南、西、北等方向,以正确确定事物的位置或判断物体运动的方向。 1. 基本方向 基本方向是:东、南、西、北。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在此基础上…

    2022年12月4日
  • 小学数学知识:数的认识(整数)

    1、整数的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整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作…

    2022年12月2日
  • 小学数学知识:比和比例应用题

    一、有关比的应用题 有些应用题中,既有量的比,又有量之间的分率关系,解答这类题时,可将量的比转化为分率关系,然后利用分数应用题的解法解答。 二、比例尺应用题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

    2022年12月4日
  • 奇数和偶数的性质

    一、任意两个奇数的和(或差),一定是偶数 奇+奇=偶 奇-奇=偶 二、任意两个奇数的积一定是奇数。 奇×奇=奇 三、任意两个偶数的和(或差),一定是偶数。 偶+偶=偶 偶-偶=偶 …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
  • 有关计数的知识

    一、计数 计数就是数数。 计数的过程就是把物体与自然数里从“1”开始的、由小到大的若干个自然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的过程。要想知道一队学生有多少人,就要从排头一个一个地数,把人数和自然…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