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九讲:时钟问题

时钟问题

 【含义】

就是研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关系的问题,如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为60度等,这类问题可转化为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

【数量关系】

分针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二者的速度差为5.5度/分。通常按追及问题来对待,也可以按差倍问题来计算。

【解题思路和方法】

将两针重合,两针垂直,两针成一线,两针夹角60°等为“追及问题”后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例题1:

钟面上从时针指向8开始, 再经过多少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第一次重合?(精确到1分)

解:

1、此类题型可以把钟面看成一个环形跑道,那么本题就相当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即分针与时针之间的路程差是240°。

2、分针每分钟比时针多转6°-0.5°=5.5°,所以需要240÷5.5≈44(分钟)。也就是从8时开始,再经过44分钟,时针正好与分针第一次重合。

  例题2:

从早晨6点到傍晚6点,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一共重合了多少次?

解:

我们可以把钟面看成一个环形跑道,这样分针和时针的转动就可以转化成追及问题,从早晨6点到傍晚6点,一共经过了12小时,12个小时分针要跑12圈,时针只能跑1圈,分针比时针多跑12-1=11(圈),而分针每比时针多跑1圈,就会追上时针一次,也就是和时针重合1次,所以12小时内两针一共重合了11次。

  例题3:

一部记录中国军队时代变迁的纪录片时长有两个多小时,小明发现,纪录片播放结束时,手表上时针、分针的位置正好与开始时时针、分针的位置交换了一下,这部纪录片时长多少分钟?(精确到1分)

解:

1、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认识到时针与分针合走的路程是1080°,进而转化成相遇问题来解决。

2、两个多小时,分针与时针位置正好交换,所以分针与时针所走的路程和正好是三圈,也就是分针和时针合走了360°×3=1080°,而分针和时针每分钟的合走6°+0.5°=6.5°,所以合走1080°需要1080÷6.5≈166(分钟),即这部纪录片时长166分钟。

编辑整理:数学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xueke.net/2022/12/696.html

(0)
数学课的头像数学课
上一篇 2022年12月4日 上午7:35
下一篇 2022年12月4日 上午9:14

相关推荐

  •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二十八讲: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 【含义】 还原问题是典型应用题之一,指已知某数经过四则运算的结果,要求出某数的应用题。 【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这类问题应按题目所述顺序的逆序,施行所述运算的逆运算,就可列…

    数学知识 2022年12月4日
  •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七讲:行船问题

      行船问题  【含义】 行船问题也就是与航行有关的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船速与水速,船速是船只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只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是水流的速度,船只顺水…

    数学知识 2022年12月4日
  • 9的倍数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例如:3825,3+8+2+5=18,18是9的倍数,则3825也是9的倍数,3825÷9=425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
  • 小学数学知识:数的认识(整数)

    1、整数的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整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作…

    2022年12月2日
  • 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

    一、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如果非零的自然数a 和非零的自然数b和乘积是c ,即a×b=c,那么a、b都是c的因数,c是a、b倍数。 二、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任…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
  • 整数的读法小结

    一、万以内数的读法 读万以内的数,要从最高位起,按照数位的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的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两个“0”,只读…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
  • 小学数学知识:数的认识(分数)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作真分数。如:1/…

    2022年12月3日
  • 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

    根据一个数的倍数的定义,这个数和任意非零自然数之积都是这个数的倍数。在限定范围内找一个数的倍数,可以先写出这个自然数本身(也就是乘1),然后用这个自然数分别乘2、3、4、5&#82…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3日
  • 小学数学知识:比与比例

    一、比的认识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2、比的读、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比用比号“:”或是“—”来表示。如3比2可表示为3:2或3/2,和三比二。 在一个比中,比…

    2022年12月3日
  • 准确数和近似数的相关知识

    一、准确数 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经常遇到各种各位的数据,有的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叫做准确数。例如某班有45名学生,这里的45就是准确数。 二、近似数 有些数据不可能或是不需要用…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