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二十八讲: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

【含义】

还原问题是典型应用题之一,指已知某数经过四则运算的结果,要求出某数的应用题。

【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这类问题应按题目所述顺序的逆序,施行所述运算的逆运算,就可列出算式。简言之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就能算出结果。

例题1:

将一个数先加上6,然后乘6,再减去6,最后除以6,结果还是6,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1、本题考查的是一个量多次变换还原,关键是从最后的结果出发,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进行解答。

2、由最后的结果出发,除以6商是6,那么之前就是6×6=36;减去6是36,那么之前是36+6=42;乘6是42,那么之前是42÷6=7;加上6是7,那么之前数7-6=1。

例题2:

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少15米,第三天修了50米,还剩30米没有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解:

1、本题考查的是一半与整体关系还原,关键是抓住最后的数量,从后往前推理。

2、根据题意,如果第二天正好修了余下的一半,则剩下(30+50-15)=65(米),用65×2=130(米)就是第一天修完余下的长度;又因为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时,则剩下的是130+20=150(米),这样得出剩下的长度的2倍就是全长,即150×2=300(米)。

例题3:

甲、乙、丙三人各有连环画若干本,如果甲给乙、丙各5本,乙给甲、丙各10本,丙给甲、乙各15本后,那么三人所拥有的连环画一样多,都是35本,原来甲、乙、丙各有连环画多少本?

解:

1、本题考查的是多个量之间的还原关系,我们通常采用列表的方式倒推解决此类问题。

2、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表如下:

3、最后每人都有35本,因为丙给甲、乙各15本,所以丙给甲、乙前,丙有35+15×2=65(本),甲、乙各有35-15=20(本)。

4、因为乙给甲、丙各10本,所以乙给甲、丙前,乙有20+10×2=40(本),甲有20-10=10(本),丙有65-10=55(本)。

5、因为甲给乙、丙各5本,所以甲给乙、丙前,甲有10+5×2=20(本),乙有40-5=35(本),丙有55-5=50(本)。

例题4:

多多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15看成了151,结果商比正确的大了3,但余数恰好相同,那么这道题的除数是几?

解:

1、本题考查的是还原问题中的将错就错,商增加了余数不变,根据除数=被除数÷商,可算出除数。

2、根据题意,因为商比原来多3,但余数不变,所以被除数增加的数即是除数的3倍,即除数为(151-115)÷3=12。

编辑整理:数学课,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uxueke.net/2022/12/677.html

(0)
数学课的头像数学课
上一篇 2022年12月4日 下午12:16
下一篇 2022年12月4日 下午1:17

相关推荐

  •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十四讲: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 【含义】 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常常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只提出“一项工程”、“一块土地”、“一条水渠”、“一…

    数学知识 2022年12月4日
  • 0不是最的一位数

    0不是一位数。如果“0”是一位数,那么“00”就应该是两位数,“000”就应该是三位数……这与“位数起多,这个自然数就越大”的自然数大小判定方法相矛盾。 所…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
  • 9的倍数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例如:3825,3+8+2+5=18,18是9的倍数,则3825也是9的倍数,3825÷9=425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
  • 准确数和近似数的相关知识

    一、准确数 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经常遇到各种各位的数据,有的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叫做准确数。例如某班有45名学生,这里的45就是准确数。 二、近似数 有些数据不可能或是不需要用…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
  •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三十讲:公因公倍问题

    公因公倍问题 【含义】 需要用公因数、公倍数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公因数、公倍数问题。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确定题目中要用最大公因数或者最小公倍数,再求出答案。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数学知识 2022年12月4日
  • 8或125的倍数的特征

    如果一个数末尾三位数字所表示的数是8或125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8或125的倍数。 例如: 57192末尾三位数字所表示的数是192,192是8的倍数,则57192就是8的倍数,…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
  •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十九讲:抽屉问题

    抽屉问题 【含义】 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367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是同一天过生日,这类问题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它所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抽屉原理又…

    数学知识 2022年12月4日
  • 自然数的来源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人们还不会用数来表示物体的多少,而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例如狩猎时常把武器和猎人一一搭配起来(一人一件)。又如放牧人早晨出去放羊,往往用石子和羊一一对应…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
  • 倍与倍数的区别

    倍是指数量之间的关系,它建立于乘法概念的基础之上,在实际教学中,是从”个“和“份”逐步抽象出来的数学概念。例如一个柚子的质量是2千克,一个西瓜的质量是8千克,则一个西瓜的质量就是4…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
  • 小学数学知识:比和比例应用题

    一、有关比的应用题 有些应用题中,既有量的比,又有量之间的分率关系,解答这类题时,可将量的比转化为分率关系,然后利用分数应用题的解法解答。 二、比例尺应用题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

    2022年12月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